n117665

“比预想好,没破发!”杭州某次新首套成交,房东微笑离场

“闷声发大财”定律,再度应验。

7月走进尾声,本月二手成交刚过4400套。预计总量和6月差不多,破6千有难度。

眼下,许多摇号红盘,正在二手市场经历残酷的价格回调。但一个长期被贴上“纯自住”标签的板块,疑似有次新房跑出独立行情。

位于拱墅华丰板块的交控万科·枫宜晓庐,最近首套网签出炉。

一套中间楼层的139㎡,577万网签,单价4.12万元/㎡。房东高举高打,最初挂牌630万,据说双税全部买家承担。

当初,新房IPO519万,房东毛利润有58万。算上新房契税、中介费等,大概率也是稳赚不赔。

枫宜晓庐6月中旬刚交付,而这套房源从挂牌到网签,只用了短短15天。

就连房东本人都没想到,向中介直言:“没破发,比预想中好些。”

有点像之前铁路北的滨萃悦府,在鲜少有人关注时,首批出货的业主几乎都赚钱了。

这一现象背后,折射出当前楼市的新趋势:自住板块凭借稳定的居住价值,和低投资客占比,成为市场调整期的避风港。

02

次新房的首套成交,容易陷入“罗生门”。

枫宜晓庐的首套成交靠谱吗?根据我向多家中介反复求证的结果,以及实地调查情况来看,有一定可信度。

相比一些网红盘首套成交靠“截图”,枫宜晓庐已经有了明确网签。有中介直接向我晒出了合同照片,以及和房东的聊天记录。

相比于网红板块,枫宜晓庐的投资客比例低,总价也不算高。

这样的小区,刻意制造高价网签的可能性低,属于多此一举,只会拉高房东成本,得不偿失。

枫宜晓庐一共10幢9-10层高层,一梯两户,共354户。但是,全网只有6套在售,挂牌率非常低。

随便举两个今年交付的次新房,对比一下首月挂牌率:

钱二的江月望云,570户,7月才出证,目前就已经挂牌了50套。

西站的杭与城,总户数2941户,今年1月出证首月挂牌206套,挂牌率远高于枫宜晓庐。

2年前卖房时,枫宜晓庐是杭州首批卷实景示范区的楼盘。

在它入市前,华丰石桥的其他楼盘,都在流摇的边缘徘徊。所以万科在打造产品时,才会做加法,早早就把部分的架空层、公区展示了出来。

如今从交付实景来看,万科擅长的架空层“盒子”打造,以及“宜”系产品的园林景观,对于周边老旧的二手房小区来说,简直是碾压级。

“看过枫宜晓庐的,再去看周边其他小区,一定会有落差。”深耕板块多年的二手中介李哥介绍道。

03

当初开盘时,枫宜晓庐的主要客户是地缘改善,以及主城核心的外溢,投资客占比很少。

高自住占比形成了独特的市场护城河。

低挂牌量,意味着价格更容易稳定。

从目前挂牌来看,103㎡小户型还能淘到一些4万元/㎡以下的挂牌房源,四房户型挂牌4-4.5万元/㎡不等。

关键是,对比IPO价格,并没有房东挂出破发价。

自住客通常不急于套现,因此降价动力弱,房东的议价空间小。

“有一套127㎡,房东底价是500万,也就能还个10来万。”中介介绍,“103㎡低楼层,有房东主动降价20万,但因为买进够便宜,房东也不会亏本卖。”

配套的成熟度也为枫宜晓庐撑起了溢价。

“当年我觉得华丰没炒作点,自己都没摇号,现在反而更有价格支撑。”李哥表示、

华丰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区域,看似缺少爆发点,实则各种配套的便捷度很高。

往西走2个路口到北景园周边,就是3号线汽轮广场站,分分钟就到新天地、东新、三塘、上塘一带,房价差值明显。

虽然没有高大上的Mall,但学校、商业、基础生活配套,都非常齐全。

对二手房买家而言,所见即所得的成熟度,比规划概念更具说服力。

许多新兴板块,严重依赖规划概念,但配套建设进度一旦滞后,很容易导致居住体验打折。华丰的配套已基本成型,也就降低了购房者的决策风险。

04

接下来,“慢板块”可能比“快板块”更安全,“配套兑现”或许比“规划蓝图”更重要。

华丰过去因缺乏炒作点被投资客忽视,但恰恰因此避免了价格泡沫。自住客的长期持有,反而让板块在调整期表现稳健。

如今还愿意接受二手房的买家,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学校、地铁、商业等配套已经落地的板块,不愿意再去博远期规划的概念。

枫宜晓庐的第一套网签,开了个不错的好头,但只有一套高价成交还不够。得像滨萃悦府一样,把高价网签持续撑起来。

枫宜晓庐的市场认可度,需要更多的网签记录来反复验证。

一个长期被视为刚需首改区域的板块,交付了一个产品力不错的改善盘,理所应当能够喝到“头口水”,业主能享受到产品溢价的红利。

可接下来周边竞争压力也不小。

上半年售罄的溪听晓月,已经抢走了272个潜在的买家。接下来还有滨江·棠悦芳华轩、中天&海威项目、西房项目等不限价新盘陆续上市。

2025年下半场,不限价模式启动,枫宜晓庐,乃至整个华丰石桥的次新房,还会有新的挑战要面对。